[導讀]如何在物聯網時代新的商業世界中,將技術與現有的以及傳統行業的應用結合,獲得切實有效的行動解決方案,并最終改變企業的生存環境?
? 日前,埃森哲聯合Frontier Eco-nomics,就物聯網對中國12個產業的累計GDP影響進行了預估。分析顯示,在中國當前政策和投資趨勢的助推下,未來15年,僅在制造業,物聯網就可創造1960億美元的累計GDP增長。制造業在物聯網經濟效益中所占比重最大。 而Gartner最近的研究則顯示,“到2018年,80%的物聯網實施將浪費轉型機會?!边@意味著,當眾多企業對物聯網領域寄予厚望時,也有很大一部分投資并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益。不可否認,在大多數行業,真正體現物聯網產業價值的商業模式并未成熟。 如何在物聯網時代新的商業世界中,將技術與現有的以及傳統行業的應用結合,獲得切實有效的行動解決方案,并最終改變企業的生存環境? 日前,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分享了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在中國市場的物聯網實踐。 作為施耐德電氣離散工業和過程工業業務,包括控制和驅動產品、驅動解決方案、OEM業務和過程自動化等業務單元的負責人,馬躍率領他的團隊在過去近三年時間內,幫助眾多國內工業和制造業領域的企業完成了物聯網轉型。 2016年9月,國內最大的現代化鋼鐵企業寶鋼選擇與施耐德電氣合作,通過智能制造戰略實現轉型,其熱軋1580智能車間升級改造是鋼鐵行業首個正式入圍工信部“中國制造2025”的試點示范項目。 項目實施后,在施耐德電氣基于物聯網的、即插即用的開放架構EcoStruxure的全套自動化產品、無人行車專業技術及專家工程服務的支持下,寶鋼的1580熱軋智能車間行車全自動投入率穩定在98.5%以上,共減少全部20個行車操作工和地面庫管理人員,成為全球首個無人值守智能車間的吉尼斯紀錄保有者,為我國鋼鐵工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 該項目中的無人行車專業技術最初源于施耐德電氣法國團隊為吊機而開發的解決方案,因為同樣滿足鋼鐵企業惡劣的生產環境,且效果明顯而被馬躍的團隊引入中國市場?!拔覀冊谌澜缢蚜_這種升級轉型的技術,放到特定場景當中。”馬躍說,“新技術進入市場,不僅需要應用企業的決心,更需要應用場景的支持。中國市場工業門類齊全,有一個極大的大數據的海洋,實踐機會多,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過去幾年,施耐德電氣開始搭建加快物聯網轉型的頂層戰略,并在2016年推出其基于物聯網的、即插即用的開放架構EcoStruxure,通過IT與OT技術融合,幫助用戶實現推動從互聯互通的產品到邊緣控制,再到應用、分析與服務各個層面的創新,并實現能效和過程控制的優化。2017年4月,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市場發布了“數字化領導者”和“行業應用專家”兩大關鍵轉型舉措。 物聯網是一個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的世界。而其最有價值的應用是工業物聯網(IIoT)的行業應用。在中國,隨著中國政府將物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及“中國制造2025”等概念的出現。物聯網正從“概念”走向“落地”階段,其在工業領域應用的價值也愈發凸顯。 而應用,正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如鄔賀銓院士所說,“與其說物聯網是網絡,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币驗樾录夹g的真正價值實現不在于替代,而是整合到行業解決方案中,從而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 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其他行業不斷復制:中國本土工業(18.600,?-0.19,?-1.01%)領軍企業新松機器人在施耐德電氣“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支持下,僅一年時間,便將具有“中國特色”的SRBD系列DELTA機器人,通過自主研發,從圖紙變成現實,從實驗室走向工業企業的應用;此外,基于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平臺以及相關的軟硬件產品及服務,上海地鐵則在站內智能化管理水平、用電安全、環境改善等方面有了顯著提升,從而保障了站內各個系統設備的穩定運行;而另一家世界500強制藥企業的中國工廠,則在施耐德電氣工的助力下建立了智能設施管理體系,實現了智能生產管理與執行、智能質量管理、智能供應鏈管理,并成為全球第一家真正意義上實現制藥工業4.0與智能制造的頂層規劃和落地實施的企業。 在物聯網這樣一個革命性的經濟機遇下,通過IT與OT應用的深度融合,物聯網將融合IT和OT領域最先進的技術成果,將生產流程和管理變革的重構演繹到極致。而新技術只有通過應用才能為企業實現數字化賦能,并最終改變企業的競爭態勢。 對于施耐德電氣而言,商業的本質從來不是以戰略為出發點的,而是以企業應用實踐為中心,以用戶需求為最終觸點。 目前,施耐德電氣正在全球范圍內攜手包括微軟、英特爾、埃森哲在內的眾多優秀的合作伙伴、集成商與開發者社區展開協作,致力于推動基于傳感、移動、云計算、分析與安全技術的物聯網應用,加速推進工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這是一條很接地氣的路徑,而施耐德電氣也鼓勵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團隊基于數據平臺進行自下而上的創新。”馬躍說。2017年,施耐德電氣中國工業事業部專門成立了無人行車的行業團隊,將這一技術全面推向市場。他確信,“這將有助于中國企業在創新和快速推進行業轉型和數字化應用方面走在全球市場的前面。”(沈建緣/文) 訪談 問:如何看待目前工業物聯網轉型所處的階段? 馬躍:我認為B2B業務的工業物聯網轉型還處在初始階段。三年前,我們是唯一一家講“智能制造”實踐故事的企業。現在,很多用戶都已經認識到智能制造不光是云、軟件,還需要回到品質、精益生產這些制造的本源。但現在工業物聯網仍處于一個春秋時代,還沒有進入到戰國的時代。不僅國際巨頭參與其中,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初創公司。B2B業務當中每一個豎井都很專業,需要術業專攻。誰能拿出更多的應用實踐,去說服某一領域的客戶,誰就能贏得這個市場。我們希望建立規模效應,讓“中國制造2025”有一個快速的質變,這是需要大家的智慧的。 問:如何理解施耐德電氣工業業務在生態系統布局中新的變化? 馬躍:現在我們有越來越多行業團隊,會縱向地思考在這個行業中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么?這個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賦能技術是什么?平臺和軟件技術是什么?怎樣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發生一些變化?我們認為這些是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經濟轉型的關鍵。然后,我們要找到行業內的合作伙伴,夯實行業能力,再通過跨領域的行業能力,建立生態協作體系。 施耐德電氣致力于做行業和應用的領導者,就是我們不光自身要在每一個精專的領域做到前列,實現跨自動化和軟件平臺的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去搭建起跨平臺的生態體系與合作伙伴系統。 問:什么樣的合作伙伴系統能夠為行業應用帶來巨大改變? 馬躍:我覺得應該是聚集了行業生態各方的社群。當今工業領域用戶的需求不是施耐德電氣一家能夠滿足的,歸根結底我們是一家軟件和自動化公司,而真正懂客戶應用的是客戶本身和這個行業中的服務商,只有將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將數據、洞察與賦能技術結合起來,才能把數據的價值真正挖掘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能涇渭分明。 問:在與物聯網轉型相關的生態系統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馬躍:這里有很多管理、文化上的挑戰。首先是要接地氣,要把腰彎下來。而這對于大多數跨國公司來講這是個挑戰。未來必然是多樣性的,不可能一家獨大,要建立一個融合的體系,就需要我們以一種更包容的心態,去建立一個共生體系,包括讓出足夠的利益給這個體系內的其他人。比如要接受客戶付一百塊錢,自己就只拿其中的一部分,而把大部分分給這個生態體系當中的其他企業——讓別人站在聚光燈的中間。對施耐德電氣來說,我們以“接地氣”這事兒為榮。 問:目前的物聯網轉型業務哪些經驗可以復制?哪些需要改善? 馬躍:我覺得最寶貴的經驗就是我們作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尤其是一家百年老店的知識沉淀——比如說工業化、精益生產、產品設計、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的“顯性化”。這些Knowhow就是我們的DNA,也可以真正幫助到用戶。 在產品、軟件、工程之外,施耐德組織實施的能力同樣很強。經過長期的積淀,我們現在把這些隱藏在機體內部的知識顯性化,用于助力我們用戶的成長。這是我們做智能制造這些年最有益的一個實踐。這既是拼研發,也是拼積累。而在本土的非常精專的一些執行能力的建設上,我們還需要多投資。 問:物聯網平臺發布之后,軟件會產生怎樣的價值? 馬躍:一方面是軟件管理運營,管理資產。這是軟件傳統上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我們仍在繼續推進。另外一方面,真正意義上的時代,在分析、優化、更高端的一些應用中,軟件在未來B2B業務轉型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軟件的定制化是軟件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基于不同的行業進行定制,但是這個定制化不是我們自己關起門來定制,而是在一些特定的行業和應用當中做定制。 舉個例子,我們自己做一些APP,但是也要吸引更多系統集成商、軟件開發者一起開發,施耐德電氣做其中的20%,他們做80%,最后放在交易平臺上,形成一個好的工業級的應用包。我們把這個應用包提供給大型的工業用戶,然后這個大型工業用戶甚至也可能是訂閱式收費的,每月付一定的費用。大家各自獲得收益。這就是我們在推動軟件定制化當中更多的通過賦能社群,實現未來技術的平臺化交易。 平臺是工業物聯網的核心。在施耐德電氣,我們既強調平臺驅動的智能制造,即為“平臺為先”;同時,我們倡導“融合共生”的業務模型,為大型企業和中小開發者搭建數據共享、協同創新的生態系統。在二者的結合以及EcoStruxure物聯網架構的技術能力之下,未來技術的交易如何在平臺上實現,將是我們將來關注的重點之一。這既是技術的整合,也是工業物聯網的未來。
文章編輯:CobiNet(寧波)
本公司專注于電訊配件,銅纜綜合布線系列領域產品研發生產超五類,六類,七類線,屏蔽模塊,配線架及相關模塊配件的研發和生產。
?2016-2019寧波科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浙ICP備16026074號